学校主页|欢迎访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林科大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 优秀创新创业项目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仓蓝水产-全球首次实现银鲳规模化养殖

时间:2018-12-14 来源:

    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来自宁波大学的“仓蓝水产——全球首次实现银鲳规模化养殖”项目荣获大赛金奖。

  项目名称:仓蓝水产——全球首次实现银鲳规模化养殖

  团队成员:胡佳宝、兰清雯、王丽艳、杨羽桐、徐宁、叶梦燕、周楠楠 、陈益、魏祎铭、胡梦菡等

  指导老师:王亚军、徐善良、李政

  宁波仓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银鲳产业化开发的创新型公司,于全球率先实现银鲳人工养殖产业化的企业,拥有世界唯一的银鲳育苗技术和银鲳专用饵料配方。公司拥有一个大型养殖育苗基地,目前共养殖种质优良银鲳亲鱼一万余尾,是全球银鲳育苗保种中心。公司以鱼苗、饵料为主营产品,银鲳成鱼为辅营产品。目前已为象山港湾、鱼得水等16家养殖企业提供银鲳鱼苗、专用饲料及养殖技术,同时将高品质银鲳销售予泛太平洋大酒店、京东生鲜等8家中高档酒店、生鲜超市。

  花了18年时间“喂”活的这条鱼,如何顺利实现产业化?这是目前摆在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博士胡佳宝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熟悉的人都知道,东海银鲳性子很“倔”,存在“出海即死”的魔咒,从来没人成功养活过。但是宁波大学东海银鲳团队从2000年开始,花了18年时间,终于“喂”活了这条鱼。

  在宁波大学徐善良教授、王亚军教授以及象山港湾水产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团队在2018年成功完成了250万尾鱼苗的孵化。这意味着曾经“击倒”了日本、韩国、科威特等国家及国内多个高校研究团队的世界三大难题:银鲳“投喂难”“防病难”“育苗难”,自此被宁波大学东海银鲳团队彻底攻破。而胡佳宝,正是银鲳育苗团队中非常关键的一线育苗负责人。

  在位于象山黄避岙的银鲳养殖基地车间里,万余尾闪着银光的小鱼正在欢快地游着,而在车间中忙碌着的正是银鲳养殖团队的学生们,其中一位站在养殖池中刷池壁的小伙子就是学生团队的带头人胡佳宝。

  古语有云“山有鹧鸪獐,海里马鲛鲳”。银鲳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被许多人所喜爱,但是由于“出海即死”的特性,目前市场上均为冰冻银鲳,从未有活银鲳出现。世界上许多地区开展了银鲳的人工繁育研究,但是来自日本、韩国、科威特等国家及国内多个高校研究团队,都被银鲳“投喂难”“防病难”“育苗难”三大难题“击倒”了,使得银鲳养殖成为了一道世界难题。

  从本科到博士,胡佳宝与东海银鲳一起互相陪伴了七年。这七年间,他几乎一大半的时间呆在渔场里,朝五晚九,终于在师生共同不懈努力下打破了银鲳“出海即死”的魔咒,实现全球首次银鲳规模化养殖。

  但银鲳具有“多动症”,在水里会一直绕圈游动,几乎不停歇,能量消耗非常大。而野生银鲳需要进行一定的驯化,才会摄食料台上的人工饲料。每天早上5点到晚上10点,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都在池子边上进行驯化工作。

  对于一个完全不懂水产养殖技术的他来讲,简单的换水吸污也是一个大难题,一个人换水,一个人吸污,一个人管理一万多尾银鲳,每天起床都是“绝望”。但心中的信念却告诉他,如果这么容易就成功,这条鱼早就产业化了,根本轮不到自己,“银鲳人”的称谓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得到的。

  从0到10000再到0 银鲳养不活是道“世界难题”

  人工养殖之路漫长而艰辛,每年都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2013年的大规模“白点病爆发”,2014年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爆发,辛苦培育的银鲳亲鱼几乎全军覆没,每年的心情如同过山车,时刻都面临着从头再来的情况。

  在无数次失败之后,胡佳宝和他的团队不断总结经验,首先确立了循环复合模式,使银鲳有个干净稳定的环境。随后,他们对野生银鲳食性进行研究,发现其食道中有70%残饵都是水母。因此,他们将水母与专用饲料混合,尝试投喂之后发现,银鲳的摄食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并且,胡佳宝还专门设计了银鲳饲料台,饲料放在料台上挂在水中,鱼游过来就可以吃到饲料。“吃得好,住的好”的鱼,免疫力就提高了,配合周期性病害检测,“病害问题”迎刃而解。

  终于在2016年,经过银鲳团队师生的不断努力,银鲳人工养殖实现全面突破,成功养殖银鲳8000余尾亲鱼,亲鱼储存量达到世界第一,攻克了银鲳养不活的“世界难题”。

  在人工养殖银鲳亲鱼成功之后,胡佳宝又面临新的挑战——银鲳“育苗难”!

  2017年清明时节,银鲳亲鱼开始产卵,第二天便看到了孵化的鱼苗,胡佳宝心里想着如果把80%的鱼苗养成成鱼,今年的数量就比去年多了。但现实却再次打碎了他的如意算盘。在孵化的第三天,10000尾鱼苗便大量死亡,一夜间变成了0。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想方设法解决“育苗难”问题时,亲鱼开始陆陆续续发病,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银鲳大量死亡,此时如果再解决不了育苗难题,银鲳养殖团队将又将回到十七年前“0”的开始。

  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胡佳宝开始整理前几代“银鲳人”育苗经验以及大量育苗文献,将小水体育苗转化为大水体育苗,同时确保每尾鱼苗都可以吃到饵料,最后通过阶段性饵料的合理调整,育成率提高了30%左右。

  让银鲳从养殖场“游”向餐桌

  2017年7月,胡佳宝看到20万余尾银鲳幼鱼在池子里欢快地游动,内心有着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感,离银鲳产业化的目标又进了一步。在2018年团队更是成功完成了250万尾鱼苗的孵化。看着满满一车间十多个池子的鱼苗,“银鲳奶爸”徐善良教授感慨道“这个场景真是和做梦一样啊”!

  在攻克“世界难题”的过程中,胡佳宝敏锐地看到了银鲳产业化的曙光。于是2017年开始整合市场资源,联合两位“银鲳奶爸”作为技术专家,建立了宁波仓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将养殖银鲳一步步推向市场。团队已获2018年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金奖,他希望通过 “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银鲳团队努力的成果。

  徐善良教授特地感谢宁波大学对银鲳研究团队的大力支持,帮助团队实现了第一个梦想——银鲳鱼苗规模化繁育。他表示,“团队协作是事业成功的金钥匙,在学校已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接班人,希望今后团队成员将再接再厉,努力在宁波成立银鲳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