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扎实做好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以下简称“国创赛”)备赛组织和项目培育工作,学校决定举办国创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创新创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
(二)承办单位:材料与能源学院
二、参赛赛道
校内选拔赛下设高教主赛道(分为本科生创意组、本科生创业组,研究生创意组、研究生创业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产业赛道参赛事宜另行通知。
三、参赛对象
大赛面向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或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参赛人员(不含产业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已获国创赛往年国家级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得报名参赛;国家级铜奖和省级奖的项目,可以报名参赛竞争省赛推荐名额,但不参加校赛评奖。
四、赛程安排
(一)报名阶段(5月)。各学院应积极发动本科生、研究生和毕业5年内的校友参赛。所有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报名,并详细阅读各赛道具体方案(本网首页)和学生操作手册(“资料下载”栏),产业赛道的参赛团队还须查看校企对接的具体流程和做好对接工作。系统报名时间为2025年5月9日至5月31日。
(二)院赛阶段(6月)。各学院要制定赛事工作计划,收取报名材料,审核项目参赛资格,组织院赛评比(6月6日前完成),推荐校赛参赛团队。学校综合考虑网报团队数量、质量及国创赛往年获奖情况等因素分配校赛的学院推荐名额。报名材料包括:项目申报书、项目路演PPT(PDF版)、参赛承诺书。
(三)校赛阶段(6月)。各学院于6月10日前将报名材料、校赛推荐项目信息核查确认书、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含电子版和盖章扫描件PDF版)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注明“国创赛校赛项目+学院名称”。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的校赛项目进行书面评审和现场决赛评比,现场决赛时间另行通知。
(四)省赛阶段。根据省赛组委会分配给我校参加省赛的名额数,从校赛一等奖、二等奖项目及往年获国家级铜奖和省级奖的项目中,择优推荐项目参加省赛。
(五)国赛阶段。根据教育部通知另行安排。
五、激励措施
(一)奖项设置。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分别评选校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产业赛道奖项设置根据报名情况而定;往年获得省级三等奖的项目今年可以参赛争夺省赛名额,但不参加校级评奖;授予一等奖项目第一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授予成绩突出的学院“优秀组织单位”。
(二)相关激励。教师指导参赛项目的获奖情况的奖励,参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办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关于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方案》执行;其他相关激励措施参考关于印发《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励措施(修订稿)》的通知(湘教发〔2023〕33号)。
六、工作要求
(一)宣传发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研读教育部通知要求,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与国创赛活动。
(二)精心组织。各学院要精心组织院赛,保证参赛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做好项目初评及推荐工作。
(三)提供支持。各学院要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挖掘和培育“种子项目”,切实提高参赛项目质量。
七、联系方式
(一)QQ群联系。校赛工作人员QQ群号451477763,请各学院指定一名教师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交流;校赛参赛团队QQ群号1047450736,请每个参赛团队项目负责人和一名指导老师加该群,便于赛事有关通知的发布。
(二)校赛工作组。创新创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联系人:向阳,联系电话:13574813568;材料与能源学院联系人:丁婧琳,联系电话:0731-85621636;邮箱:clxycxcyb@qq.com。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通知
2.项目申报书
3.参赛承诺书
4.校赛推荐项目信息核查确认书
5.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
创新创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2025年5月1日